副本内的雨,终于停了。
苏离站在街边,雨水在积水中倒映着她的脸,却不是镜像的完美对称,而像被延迟渲染的一段旧影,动作慢了半拍,表情僵硬微妙。
“它还在校准时间。”昭渊的声音在她耳内响起,语气比以往更缓。
“什么意思?”
“系统对这个副本时间戳的同步出现偏差,逻辑帧滞后五分钟,且自动补帧功能未生效。”
“所以……我看见的世界,是慢了五分钟的?”
“不止。你正处在一个‘时间影子’之中。”
苏离转身看了一眼背后,街道上的招牌亮着光,车流与人影断断续续,像是某个网络视频卡顿时的播放界面。她走一步,那些影像也慢半步跟着扭动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用一种错误帧率播放她的生活。
“副本时间未对齐,是常见故障吗?”她低声问。
“对正常副本而言,不常见。但对你这种‘结构污染’者而言——已经算系统对你降级干预后的副作用。”
“降级?”
“它放弃立即清除你,选择用‘过时映像’将你困在过去的五分钟里。”
苏离嗤笑一声。
“那它真低估我了。”
她大步往前走去,试图穿透这滞后的城市结构。可越往前走,感知越混乱。她伸手去碰一面墙,那面墙竟像液体一般流淌过去,留下虚影延迟反弹,几秒后才“咚”地一下还给她触觉反馈。
“不要硬闯。”昭渊警告她,“这个副本设置了‘主观时间偏移区’,你越着急,它偏差得越厉害。”
“那我该怎么做?”
“把自己也延迟。”
苏离微怔:“你让我放慢自己?”
“对——同步副本延迟,才能让你的意识不被识别为‘异常高频节点’。只有这样,系统才不会向你投放惩罚性闪断。”
她咬咬牙,闭上眼。
吸气,停顿,再缓缓吐出。
她开始刻意让自己每一个动作都减缓半拍,像在模仿录像中的自己。抬脚、转头、眨眼——她的动作与副本的逻辑流渐渐同步,那些原本滞后的影像也不再出现错位重叠。
街头的时间,终于安静下来。
可就在她适应这种“慢一步”的节奏时,远处传来一个声音——带着惊讶,也带着某种迟疑。
“你也是……走错时间的?”
苏离睁眼,看见一个穿着高中校服的男生站在路对面,头发有些凌乱,肩上还背着一只旧款书包。他像是刚从放学的路上误入这里,又像是在时间夹缝中被遗落了许久。
“你是谁?”她问。
对方歪了歪头,迟疑片刻才开口:“我叫季闻礼。”
苏离脑中没有任何关于这个名字的印象。但这男生的身上,确实没有系统构建模板的僵硬感。他像是“本来就应该存在”,而不是从逻辑模版中生造出来的角色。
她眯起眼:“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?”
“我不知道。”季闻礼摇头,“但我已经在这里等了三年。”
“三年?”
“每次醒来,都是一样的街口,一样的雨天,一样的钟表永远卡在下午四点半。你是第一个出现在这里的人。”
他的话让苏离心中一沉。
这个人,也许是另一个误入副本的个体,又或许是系统遗留的数据残影。但无论哪种,系统居然没清除他,反倒让他在副本错位区苟延残喘——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。
“你记得你是怎么来的?”
“有点模糊了。”他抬头望向天空,“只记得自己一直在等,等一个人。”
“谁?”
“……我也不知道。好像是自己。”
他轻声一笑,那种莫名的语气让苏离有些不寒而栗。
可下一刻,她身后的雨棚突然崩解,一道高频的闪光划过街头,紧接着,是系统惯有的冰冷提示音:
【识别偏差:存在两重主观时间序列】
【数据结构混乱度过高】
【将尝试回收未注册人格映像】
苏离猛地转身,就见那道光线像刀刃般向季闻礼扫去。
她下意识冲了出去,拉住他一把:“跑!”
两人跌入街角那间废弃的小诊所中。门在身后“砰”地关上,一瞬间,街头的光线冻结,系统像是被那扇门隔开了。
季闻礼喘着气问她:“你是来救我的吗?”
苏离没有回答,只是盯着他的眼睛,声音低沉:
“你……到底是什么?”
苏离盯着季闻礼的眼睛,看不出任何破绽。
他不像系统构建的“引导型角色”,也不具备常规模板那种中性语言与行为约束。更怪异的是——她感受不到系统正在“加载”他的思维波动。就像他是个断开的节点,卡在了逻辑链条之外。
“你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时间出问题的?”苏离问。
“第一百九十六次走到钟表店门口的时候。”季闻礼笑着回答,“那家店的时间永远停在四点半,可我数过,我每绕一圈回来,它都会慢上一秒。是我数的,还是它变的,我已经不太确定了。”
“所以你试图修正它?”
“试过,但每次我越想改变这里的时间,副本的稳定性就越差。后来我发现,只要我不动,就能多活几天。”
这逻辑太熟悉了——苏离猛地意识到,这个副本正在进行的是“诱导性时间闭环实验”。
她不是唯一的“变量”,而季闻礼,也许是曾经的某个“失败逃脱者”——被困于副本逻辑外的边界中,成为系统观察对象之一。
“你记不记得自己来自哪个副本?”
季闻礼眨了眨眼:“你是指,哪个‘世界’?”
苏离不再追问。她意识到,继续在这个延迟副本中与他对话,很可能触发系统自动分类标记——把她也“同化”为这个闭环逻辑的一部分。
“我得离开。”她站起身,推开诊所后门。
可门后不是街道,而是一片黑色的“数据回灌层”,仿佛是尚未渲染完成的场景边界。脚步声在地板上回响,却没有回音。
“你没办法出去了。”季闻礼低声说,“除非你找到‘起点节点’。”
“哪儿?”
“每一个副本都会有一个初始加载点,那是系统最早生成逻辑的地方,也是最可能遗留‘出口结构’的位置。”
苏离脑中闪过一个画面——公交站后方那面破碎的街道镜子。它一直没被系统完全加载,像个漏洞。
“你不跟我一起去?”
季闻礼轻笑:“我被设定在这里,是为了等你。”
这句话太熟悉了。
苏离几乎立刻意识到——他根本不是人类个体的投影,而是她自己记忆片段中的“延迟响应”。
她曾在某次失败的逃脱中,长时间被困在副本延迟的惩罚逻辑中。那个时候,她用意识为自己构建了一个“陪伴角色”,反复告诉自己:
你不是一个人。你在等的,不是别人,而是那个会主动走出来的你。
这不是别的,正是她无数次受创却从未被清除的核心“防御型意象锚点”。
季闻礼——就是她在记忆中自我延迟时投射出的“希望性人格”。
系统没有抹除他,只是把他遗忘在副本的错位区。直到苏离再次进入此地,他才有机会重新加载。
她没有回头,只说了一句:“谢谢你。”
然后大步冲出诊所门,直奔公交站后那面裂纹镜子。
镜子依旧模糊,可她这次没有看自己的倒影,而是伸手按住裂痕最深处。
【识别中……】
【副本起始参数校准:失真】
【发现同步冲突节点:Δ意象映射】
【是否尝试加载回收视图?】
她没有犹豫,确认。
镜面忽然下陷,像是打开了一个向下的电梯井。
苏离纵身跃入。
身后,整个副本崩塌的声音终于响起。
她没有回头。
因为她知道,这次“迟到的五分钟”,她不只是跑赢了时间,而是带走了自己曾经丢下的那部分人格——即使它只是一段记忆,一段投射,一种自我劝慰。
她已经足够强大,去面对真正的系统核验阶段。
——下一站,是识别危机。